
中国是诗词的国度,历来好诗汗牛充栋,熠熠生辉,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我们读诗要博览,不能只读课本中耳熟能详的那几首。本文就分享6首知名度不高,但很有意境的6首诗,不读这些诗确实是莫大的遗憾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第1首 元朝陈旅的《缙溪道士》缙云溪上缙云山,
春水流出桃花湾。
白头道士鹤为马,
月明骑过居庸关。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极具仙逸色彩的道士云游图,意境溢出满纸。
此诗首句以“缙云溪”、“缙云山”的复沓音韵勾勒出清幽的山水背景,次句“春水桃花湾”点染出溪畔灼灼春色,暗含世外桃源之意。
后两句笔锋陡转,塑造核心意象,一位白发道士竟以仙鹤为坐骑,犹如仙人一般,在明月清辉的照耀下,悠然“骑”过雄伟险峻的居庸关。
诗人通过“鹤为马”的奇幻想象与“月明骑过”的轻盈笔触,将道士超脱凡尘、驭鹤凌虚的仙人风姿刻画得淋漓尽致。地理上从江南山水突转至北地雄关的空间跳跃,更强化了修道者超越世俗疆界、逍遥天地之间的精神境界。
全诗在现实山水与神话意象的交织中,完成了对道家自由精神的礼赞,带给读者诗意和美感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第2首 明朝瞿佑的《秋暮村居》红树中间飞白云,
黄茅槛外列青岑。
烟销日出人不见,
欸乃一声山水深。
这首诗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小品。前两句构图精巧,红树为前景,白云在其间飘飞。茅屋为近景,青翠的山峰排列于外,色彩明丽和谐,层次分明。
后两句化引柳宗元诗句,引入声音与意境,晨雾消散,太阳升起,却不见人影,只有一声悠长的摇橹声从山水深处传来。
“人不见”更显空灵,“欸乃一声”以动衬静,瞬间点活了画面,也拓展了想象空间,声音暗示了人的存在与活动,更衬托出整个村居环境的幽深静谧。
全诗意境空灵淡远,余音袅袅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第3首 清朝黎简的《小园》水影动深树,
山光窥短墙。
秋村黄叶满,
一半入斜阳。
这首诗捕捉小园秋暮的静谧瞬间。首句“水影动深树”极妙,非树动,亦非水动,而是水中的树影因微风或游鱼而晃动,观察入微,写出光影的流动感。
次句“山光窥短墙”更富趣味,不说人看山,反说山光“窥”墙,拟人化赋予山光灵性,仿佛好奇地探视着小园,视角独特新颖。
后两句描绘大背景,整个秋村黄叶堆积,而这小园景致,正有一半沐浴在温暖的斜阳余晖之中。
“一半入斜阳”含蓄隽永,明暗交织,暗示着时光流转与安宁的满足感。
全诗意境清幽灵动,充满生活的小情趣与自然之美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第4首 明朝钱宰的《拟古》长江东流去,来者方不息。
白日没西山,晨光还奕奕。
春花瘁复荣,秋草黄已碧。
造化无停机,循环岂终极?
人生天壤间,少壮须努力!
这首诗以宏大的宇宙视角观照人生。开篇以长江奔流不息、日夜交替、花草荣枯循环等自然现象,铺陈出一幅生生不息、运行不止的宇宙图景。
“造化无停机,循环岂终极”点明主旨,大自然永不停歇,万物循环往复,没有尽头。在此背景下,诗人发出警醒:“人生天壤间,少壮须努力!”个体生命在永恒的宇宙律动中何其短暂,因此更要珍惜青春时光,奋发有为。
全诗意境开阔而警策,在自然永恒与人生短暂的对比中,升华出积极进取的生命意识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第5首 唐朝于武陵的《劝酒》劝君金屈卮,
满酌不须辞。
花发多风雨,
人生足别离。
这首诗表面是劝酒,实则蕴含深沉的人生感慨。
此诗前两句热情劝饮,“金屈卮”指华美的酒杯,“满酌不须辞”是直白的邀请。后两句陡转,道出劝酒之由,花开虽好,却常遭风雨摧残;人生在世,则充满了各种离别,一个“足”字道尽无奈与普遍性。
诗人没有沉溺于伤感,而是在认清人生多艰、聚散无常的本质后,以酒为媒介,表达珍惜当下、及时行乐、慰藉彼此的豁达与温情。
此诗意境在豪放中透出苍凉,于简朴中见深刻,是历经世事的通透之语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第6首 宋朝道潜的《秋江》赤叶枫林落酒旗,
白沙洲渚阳已微。
数声柔橹苍茫外,
何处江村人夜归?
这首诗勾勒秋江日暮的苍茫图景。首句以“赤叶枫林”点明秋色,“落酒旗”暗示渡口或酒家,景中有人烟。次句“白沙洲渚”展现江景,“阳已微”点出黄昏。
后两句由视觉转向听觉,在暮色苍茫的江面上,传来几声轻柔的摇橹声。这声音引发了诗人的遐想与疑问,是哪个江村的人,在夜色中归家呢?
全诗以橹声作结,将画面延伸到听觉和想象所能及的最远处,留下悠长的余韵。意境空阔寂寥,略带羁旅漂泊的淡淡愁思和对人间烟火的关切,含蓄隽永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非常有意境的6首诗分享完了,这些诗或孤寂凄清,或空灵淡远,或雄浑苍凉,或警策通透,虽非家喻户晓之名篇,但都以其独特的意象、精巧的构思和深远的意境,展现了古典诗歌的永恒魅力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个人炒股配资,新股配资网,网上配资平台开户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